臺北市
24°C
22°C
地區
王慧瑛 / 報導
2022/ 06/ 19 09:42

捍衛300年紅檜生存權 南橫武雄橋改線「以路就樹」

過往公路工程遇到樹木等阻礙,往往都是樹木被遷移讓道,南橫公路修築過程,卻有一段「以路就樹」故事。

 

98年莫拉克風災後,南橫公路132公里武雄橋一帶面目全非,今年5月全線復通,武雄橋一帶仍是容易重複致災的「魔王關」,平均一年搶修、維護經費高達800萬元。

 

武雄橋是紀念已逝段長陳武雄,該處地質脆弱,目前暫以臨時便道方式開放通行,還不是永久路廊,為解決修不勝修困境,公路總局斥資1億3千萬,啟動武雄橋中期提升工程,採用大跨度橋梁設計,橋梁位置拉到較下游處,提升橋梁抵禦洪水能力,避開易崩塌區域,也將道路截彎取直。

 

前年規畫團隊提出改線評估報告,發現橋梁線型會影響一棵至少300年紅檜老樹生長棲地,公路總局提出願以800萬經費買下,施工時將修剪樹冠。當地林木主管機關嘉義林管處派員會勘,也詢問專家意見,判斷該棵紅檜一旦修剪樹冠,恐無法活命,主張樹木不能修剪及伐除,建議武雄橋工程修改路線才是雙贏作法。

 

「先有這棵紅檜才有南橫公路,不能輕易犧牲老樹生命!」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天池監工站長陳秉禾說,買下老樹經費來自公庫,即使有成交,算是公家機關「左口袋放進右口袋」,卻可能因道路工程傷害老樹,這不是工程人員願意看到的結局。

 

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確定修剪老樹方案行不通,規畫單位決定變更設計,調整橋梁位置作業又多花一些時間,經費也比原方案增加,卻能兼顧工程需求與老樹生存權,是最圓滿方式。新武雄橋長度88.9公尺、寬10公尺,橋墩、基樁工程剛告一段落,接下來將放上橋台,若天候一切順利,預計明年3月完工。

 

承包廠商全輝營造工人廖國棟說,武雄橋位置海拔超過2200公尺,午後常起濃霧,加上邊坡落石威脅大,施工過程要隨時做好警戒。他說,種樹是最好的水保,公路總局確保老樹不因工程受害的觀念很好,代表台灣道路工程思維有提升。

 

「生態價值大於一切!」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說,那棵胸徑2.3公尺紅檜,樹齡推估約300年,紅檜生長緩慢,是南橫山區的寶,它的存在也有助於國土保安及水土保持。李定忠指出,南橫山區梅山口至向陽管制路段內,樹齡逾300年紅檜、扁柏、雲杉等貴重木逾百棵,在海拔2454公尺檜谷一帶,一株株巨大檜木聳立在雲際成為特色景觀,林務局有做相關調查及納管保護,靠近道路旁老樹周邊設有監錄設備,確保貴重木不會被不肖人士盜伐、覬覦。

 

「保留老樹這一步,是南橫築路史上新里程碑!」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詹明勳說,南橫公路地質脆弱,經歷莫拉克風災等多次考驗,還能生存的老樹確實不容易,尤其武雄橋施工基地旁那棵紅檜生長在邊坡,在惡劣地形下,仍展現強勁生命力尤其可貴,高山上樹木形狀、結構等,為適應環境演化生長而形成,一旦修剪樹冠,老樹生長速度來不及適應環境改變,會緩慢地衰退生病而走向死亡,痛失珍貴資產。

 

詹明勳指出,紅檜淺根,靠近道路旁的老樹易面臨踩踏土擾擾動、不法盜伐等威脅,建議要有遊客承載限制、防山老鼠等措施。詹也說,進入南橫山區,不只欣賞山景、雲海之美,也是認識樹木的絕佳自然教室,建議主管單位適度加上解說資訊,讓以路就樹成為南橫新文化,也是動人亮點。

阿里山電線掉落影響交通 竟是猴子頑皮拉電線惹禍還癱軟掉水溝影/星宇航空SAF航班首航 邁向2050淨零排碳目標影/對流旺盛 合歡山天空猛掉冰珠 下起冰雹雨影/兒童乘車死傷年增 民團呼籲安全座椅標準接軌國際豪華陣容!Kendrick Lamar、小松菜奈合演香奈兒廣告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