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自選標的 勞退金變大? 勞團:投信業者覬覦肥羊
投信業者近來動作頻頻,推動開放勞退新制自提自選,台灣勞工陣線、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今召開記者會,嚴正反對開放。勞陣秘書長孫友聯說,投信業者多年來不斷倡議開放自選,但勞陣、全產總、全金聯3個團體自始自終都反對,他批評投信業者念茲在茲,覬覦勞退新制基金這頭肥羊很久了,呼籲勞動部秉持穩健、保守立場。
孫友聯表示,勞退新制2005年開辦,基金截至2021年底已累積3.1兆,全體提繳勞退金的人數約724萬人,但僅83萬人參加自提,占全體人數11.5%,而自提勞工平均月提繳工資為6萬3655元,相對整體勞退新制平均月提繳4萬2253元高出1.5倍,由此可見,薪資高、有儲蓄能力者才選擇自提,但如果對高薪者自提自選有免稅與保證收益,將產生社會所得逆分配的不公平現象。
孫友聯指出,高獲利伴隨了高風險,但多年來投信業者一直想把勞退新制基金這筆錢作為市場資金活水,「這樣的心態、企圖,我們認為是危險的」;此外,他也提及,投信業者屢利用媒體帶風向,批評政府操作沒效率,但勞動基金自操運用績效,其實並沒有比委外代操差。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指出,3.1兆的勞退新制基金,其中有4000億元是委由國內民間業者代操,占整體基金13%,而這些國內民間業者去年代操收取的經營經理費達10.1億元,民間業者不斷帶動民間自操好棒棒,政府公務人員都在貪污的輿論風向,但事實上,民間業者弊案更多,且公務人員貪汙較容易定罪,民間業者內線交易、背信不好定罪,「民間經營就是一片美好嗎?讓人高度存疑。」
全金聯秘書長韓仕賢則說,勞退新制用意是確保從職場離退勞工的老年生活可以有基礎水準,有可支配的資金,勞退新制基金性質應維持穩健保守,不能為衝高獲利,貿然積極投資操作高投資風險的產品最後賠錢了,銀行也只能兩手一攤,對老年人來說承受不起。若遇到金融海嘯、疫情衝擊浪潮,等於動搖國本,全體老年人恐怕都要上街抗議。
全產總理事長江健興也說,勞工退休後的一筆養老金,如果過程中就被玩完了,勞工退休後該怎麼辦?政府應該要讓勞工安心。
孫友聯說,法規並沒有限制民眾自行購買基金,投信業者可以推出「保證收益」、「免手續費」等更優渥條件的商品爭取勞工購買,不用把腦筋動到勞退新制基金上,呼籲勞動部持續持保守立場,勞團後續也會將反對意見遞交給所有立法委員,盼立委對政策走向能有更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