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C
16°C
地區
游昌樺 / 報導
2021/ 12/ 07 09:26

願景工程/淨零中的英國 洪水來襲 搶救世遺修道院

所謂的淨零碳排指的碳排放量與減碳排量互相抵消,其中多達128國家以上宣布要以2050為目標,包括台灣也在第二十六屆氣候峰會前提出,淨零碳排已然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永續入場券」。也宣告著能源議題上升到新高度,我們不只得關心能源怎麼來,更得從減碳生活的實際行動做起。

 

英國身為峰會主辦國,從腳步到心態都得具有更開創的精神以及實際作為。但要如何做到?聯合報英國採訪團深入當地,從全紀錄峰會的格拉斯哥協定如何形成之外,也從氣候變遷、英國天然氣危機引發的能源結構問題、企業減碳、以及運輸跟永續環境等多個面向探討,製作六則影音專題,並且試圖呈現台灣視角,從這些切身相關的困境,反問自身,該如何與全球氣候行動接軌?淨零之戰,已經不只是口號以及企業甚至各國競爭問題,而是屬於不可迴避的全球生存議題。

 

本則影音專題紀錄英國北約克郡斯凱爾山谷的噴泉修道院,從中世紀創辦至今,現在也面臨氣候變遷引發的洪水威脅。人可以先撤退,但遺產屬於歷史文化的累積,斯凱爾山谷計劃負責人阿巴斯(Nabil Abbas)表示「我不擔心它被一次大洪水沖垮,但逐年侵蝕地基,會傷害到修道院的結構。」不只遊客駐足逗留的高牆有危機,透地雷達勘測到修道院地下墓園修士遺骸及其他建築遺跡,目前還亟待研究,一但地基被侵蝕,這些文物也恐隨洪水直接流走。於是,他們擬定斯凱爾山谷計畫,打算花四年時間,前期以水利工程為主,後面則是進行氣候調適作為,例如跟上游的十四個農場合作,進行各種新的防災措施,也積極串流上下游同一條河域的生態圈居民,彼此合作,承擔共有的未來。

 

阿巴斯表示,前兩年先做水文地質調查,之後針對特定地區強化。他認為與周遭居民溝通、共同合作應對氣候變遷危機,是計畫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阿巴斯樂觀以待,「不同組織跟農民會有不同考量,但希望我們會是成功的例子,不只可以挽救修道院,也可以藉此影響國家政策。」這次聯合報英國採訪團用鏡頭記錄這個中世紀修道院,帶您一探氣候變遷對歷史文物的嚴重威脅。

反擊共軍認知戰 國防部新影片:別習慣於軍演改變現狀藍委許宇甄:賴清德應邀朝野共商國是 下令停止大罷免卓揆拋朝野共商國是 林沛祥:賴清德召三黨協商更直接指內閣應對關稅記者會郭智輝淪立牌 王鴻薇拋改組內閣獨/傅崐萁低調現身鎮瀾宮 痛批民進黨敗家敗國將人民推向戰火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