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C
23°C
地區
王慧瑛 / 報導
2021/ 08/ 20 11:53

影/南橫搶修已耗50億 2021年底全線通目標還在?

12年前八八風災讓南橫多個路段樣貌全毀,修繕工程已耗資逾50億,維護經費可觀,為避免豪雨過後,一再落入災害搶修、施工、損毀迴圈,網路社群熱議有人主張「別再花大把公帑修南橫了,還台灣一塊淨土吧!」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南橫連結高雄、台東,基於原住民行的正義,還是有修繕、維護必要性,不能輕言放棄。

 

台20線南橫公路是台灣三條橫貫公路之一,公路總局團隊近年幾乎窮盡一切力量、方法,要讓用路人殷殷期盼的昔日南橫美景重現眼簾,力拚2021年底或2022年完成南橫公路全線通車目標,過程有重重關卡待克服。高山工程變數多,除雇工不易、成本難掌控,最大困境是天候多變,可說是一關難過一關。

 

南橫擁有得天獨厚美景,宛如一尾山中巨龍,生態、美景迷人,卻有始終有淡淡哀愁。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長吳昭煌說,大自然環境修養生息需要時間,但為保障居民行的需求,必須設法找到兼顧通行、生態的平衡點,在合理經費下做好維護、管理,給沿線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12年前八八風災後,南橫公路受創最嚴重路段就屬桃源區勤和里以上路段、梅山口到天池路段,但梅山口到天池這25公里已在去年1月開放通行,但天池到向陽路段20公里則已封閉12年,這次因開放居民借道通行,成為另類通車。

 

交通部前任部長林佳龍曾提及2021年底或2022年有機會拚南橫公路全線通車,但眼前挑戰仍大,較棘手路段是高雄桃源區勤和復興一帶,132公里武雄橋、141公里大關山隧道邊坡易落石等。吳昭煌說,高山施工因氣候多變挑戰也多,工程要穩扎穩打,須做好工安、品質,不能再有人定勝天優越感,2021年底或2022年拚全線通車仍有機會,工程團隊會全力以赴。

 

地方人士說,南橫該不該再修路部分涉及甲仙與六龜等地觀光,及文化層面問題,南橫公路是日治時代就存在的古道,現有道路也是沿著古道而平行修築,現存中之關古道可窺見舊況。

 

布農族分散定居中央山脈的南投、高雄等地,那瑪夏與桃源都有族人也是透過這條道路與台東親友聯繫互動,此外,南橫開通後,原本是貨品集散地的甲仙、寶來躍身為經濟活絡的商圈聚落,業者說,期盼南橫開通12年,如果不再修路,等於宣告商圈死亡。

轟"政院把人民當笨蛋?" 黃國昌:4100億有7成7在灌水影/4100億特別預算 藍黨團:能因應對等關稅的才支持影/集遊法是否修法?蔣萬安:尊重立法院影/普發現金沒了 卓揆:特別條例4100億由歲計賸餘支應影/檢調搜索藍宜蘭縣黨部 國民黨:儼然是針對2026選舉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