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工程】台灣超有材—先砍自己的樹
該如何提升台灣目前低落木材自給率,會是台灣林業對於永續生態循環的關鍵政策,今起聯合報願景工程一連三天推出專題報導,從影音、數位、報紙多載具全面探討林業現況、人才斷層、私有林政策成效等問題。
高山林道旁的樹蔭傳來陣陣鏈鋸聲,在沉重的「咚」的一聲後,一切恢復寧靜。再往前走,一棵棵柳杉堆疊在地。登山客們一個個拿起手機,準備通報林務局「這裡有山老鼠」。只有很少數人才曉得,這五年的台灣,正在找回沒落30年的林產業。
台灣久未伐木,來自早年歷經大伐木時期,珍貴檜木林幾乎被砍伐殆盡後,引發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育問題。行政院在1986年頒行「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減少伐木量,1993年全面禁伐天然林,在一片撻伐聲浪中,連帶每年仍允許限量採伐廿萬立方公尺的人工林疏伐木也跟著停擺,就連公部門也只敢少量疏伐。
於是國內人工林都面臨相同命運:它們都是5、60年前種下的小苗,早已過了輪伐期。直到近年陸續恢復疏伐時,才發現健康不良,源頭都指向「多年來缺乏照料」。
「林蔭久未疏伐,太過鬱密時,樹種彼此競爭會太強烈」,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智解釋,樹群彼此競爭陽光養份,明顯偏細瘦的樹,是在光合作用競爭中被打敗。他說,長期放任造林不疏伐,結果就是林下植物無法生長,反而水土保持會變差、林生歧異度降低,影響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近年官方民間陸續復甦產業,卻仍只敢小面積試驗。國內擁有最多林班地的官方研究單位—六龜研究中心,2017年起引進日本「中層疏伐」撫育技術,有別過去疏伐都是伐掉「不良木」,導致木材進入市場後,品質不穩定、只能做板模。中層疏伐是確認樹勢良好的「未來木」,再砍伐影響它生長的干擾木,藉由小面積疏伐,取代大規模的伐採,替森林中的資優生撐出空間,提高市場接受度,也讓地表生態穩定發展,解決人工林「有樹無材」的問題。
然而,每年大批木材越洋運輸來台,不僅消耗許多燃油,也製造可觀的碳排放。從進口木材的產地更會發現,多數來自熱帶地區的東南亞、南美洲、南太平洋島國與非洲。林務局推估,至今仍有高達三成進口來台的木材,來自天然林甚至熱帶雨林。我們保護自己的人工林,卻砍伐別人的天然林。
台大森林學系教授邱祈榮說,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用190公斤的紙,紙漿來源第一巴西、第二智利,總共從南美洲進口近50%,「我們看著亞馬遜天然雨林遭砍伐,拿來給台灣人用紙」,明明台灣森林覆蓋率超過60%,結果木材自給率僅1.02%,就像愛吃豬肉卻禁止殺豬,「在全世界很丟臉」。
林文智直言,國產材產業鏈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目標,沒有經營計畫書。他說,日本、韓國木材自給率一口氣提高五成,都有五十年、百年的經營計畫,產業才能持續運作,如果台灣在推動國產材時,無法預測未來五年、十年、廿年,供料不穩將使產業難以永續。不過他也直言,在禁伐天然林時代後,即使是伐人工林,社會印象依然很差,更不用說增加面積或伐材量,「社會還禁不起這樣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