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瑞杰 / 報導
2021/ 04/ 20 18:05

影/「重返韋昌嶺」專書、紀錄片出版 馬祖役男話當年

基隆市文化局今天發表《重返韋昌嶺──那些年我們一起抽中的金馬獎》專書及紀錄片,描述韋昌嶺歷史演進及在軍事、社會和都市發展代表的意義。書本附有儲存紀錄影片隨身碟,並設計成軍籍名牌形狀,更能喚回上過韋昌嶺民眾的記憶。

 

台灣早年抽到分發馬祖服役的新兵,都會先到位在基隆市信義區培德路,俗稱韋昌嶺的「馬祖前送兵轉運站」,等待搭船前往馬祖,直到2018年改採募徵併行制才終止。韋昌嶺乘載過許多役男的憂愁與光榮,文化局希望透過專書和紀錄片呈現男孩轉變成男人,以及他們付出青春歲月,換來今日的和平的歷史。

 

文化局長陳靜萍說,出版「重返韋昌嶺」專書及紀錄片,是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的一環。參與人員費時一年半進行田野調查、訪談、蒐集文史材料及拍攝才完成,對採集近代軍旅記憶,拉近軍事與常民生活距離和重現基隆軍旅地景很有幫助。

 

基隆市長林右昌說,專書出版代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成果正逐步展現,韋昌嶺是非常重要的軍事基地,也是連結馬祖跟台灣防務的重要據點,更是無數年輕人當兵的共同記憶。專書內容包括韋昌嶺歷史演進,對軍事、社會及都市發展等層面的影響,非常豐富且深入。

 

在馬祖服役官兵返台休假或洽公,回馬祖前則要到仁愛區成功一路的金馬賓館報到,登記領船票。文化局今天安排在金馬賓館理髮部工作超過50年,為超過10萬名官兵理髮的吳秋蘭,回憶金馬賓館歷史與官兵互動點滴。

 

年過70的吳秋蘭說,因為在馬祖下船就有憲兵檢查服裝儀容,所以官兵到金馬賓館領船票時,幾乎都會順便理髮。早年理髮部有3名師傅,印象中年輕時有不少阿兵哥為了能讓她剪髮,刻意排隊等待,有時排到門外,最高紀錄1天內幫33名官兵理髮。

台船今開股東會 郭璽批經營績效不好、私德問題 台船董座:將提告影/江啟臣率隊會勘 改善溪流水域環境打造台中親水城市影/鐵漢警長廖宗山下月屆退 南市不分黨派議員高唱「萍聚」歡送天氣炎熱!高雄鳳山溪8天撈3.1噸死魚 今起補注灌溉水改善水質全台生態主廚基隆上菜 40道平價海鮮特色料理推介餐廳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