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區12違建、國會圖書館空間違規 游錫堃再倡立院遷建
立法院長游錫堃力促國會遷建,下午召開「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首次會議啟動計畫。游表示,目前已有7個提案,包含建議現地重建或遷建案,諮詢委員會是要預作幕僚評估作業,盼作出較好的期前報告供未來特種委員會參考。
立法院表示,目前立法院占地僅1.9公頃,為充分活化土地使用,院內有12處大小違建,還占用鄰近的鎮江街道路用地,就連位於群賢樓地下室的國會圖書館,都是占用餐廳空間違規使用,確實有遷建必要。
游錫堃表示,目前朝野立委提案的遷建地點,包括北部華山藝文特區、中正紀念堂、南港202兵工廠、舊空軍總部、土城看守所及宜蘭等,以及中部台中高鐵站特定區、烏日成功嶺、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中興新村及彰化高鐵車站特定區等。
游錫堃說,諮詢委員會由具國會政治、政府管理、建築、歷史、都市計畫、景觀設計及藝術文化等多元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組成,盼藉專業建議及創意發想,能勾勒出本院未來國會園區明確且可行的發展願景。
游錫堃表示,立法院1990年就提出院址遷建華山車站案,199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首度編列院址興建經費100億元,惟在第2屆立法院審議時遭刪除,立法院遷建首度告吹。
之後第3屆立法院考量凍省後的第4屆立法委員將擴增至225席,遷建案再度被提出,行政院遂在1997年編列立法院新院址興建計畫工程特別預算241.4億元,將遷建地點變更為舊空軍總部。
立法院第4屆第1會期決議通過特別預算,並在1999年6月22日決議以舊空軍總部為新院址,但辦都市計畫變更過程,遭當時台北市議會反對,又遇921大地震全國投入賑災影響,最後逾5年預算保留期終止,第2次遷建計畫無疾而終。
游錫堃表示,立法院現址占地僅約1.9公頃,相較美國國會110公頃,德國29.5公頃,澳洲32公頃,日本10公頃,空間明顯不足,國會代表國家門面,建築的象徵意義非常重大,除會議及內部行政辦公空間,規劃上亦應考慮民眾參訪、集會遊行等民意表達訴求的處所,才符合一個民主國家國會園區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