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主委訪視東興圳景觀再造 承諾協助後續工程進行
竹北市東興圳景觀再造第一期工程春節前完工開放,成為了過年期間居民散步休閒的熱門去處,公26及綠41目前也正辦理驗收,將於2月底開放,今天上午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在縣長楊文科陪同下進行訪視,楊長鎮也承諾後續的二期工程,客委會會給予支持,還表示「建設不是快就好,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楊長鎮指出,東興圳是現代化過程中的特殊區位,過去此地保留客家農村的傳統歷史人文,但隨著竹北都市化,讓農村景觀不復存在,因此東興圳的景觀再造是找回農業時代的水圳景觀,讓年輕人也有機會了解在地的客家文化與歷史。
楊文科則說,東興圳已有200多年歷史,過去是重要的灌溉水圳,近年也成為都市中難得的綠帶,加上竹北市居民多居住在大樓,活動空間不足,因此將水圳沿線改造為公園,相信能為民眾帶來不少休閒空間,又能增加文化保存意涵,目前一期工程已陸續完工,二期工程則正進行招標,希望能藉中央協助,讓後續工程計畫能順利進行。
被問到二期工程有施工延宕,楊長鎮則強調,公共建設並不是只要求速度快就好,在工程完工的品質上才是重點,而施工期間當然會造成民眾的不方便,他表示經過今天訪視一期工程的結果,相信後續計畫陸續完工後,一定能獲得民眾的肯定,而客委會也會繼續協助地方政府來完成工程進行。
工務處長林鶴斯則說明,二期工程分為汾陽堂、公3公園及民俗公園3個工區,採併案發包最有利標方式辦理,預算5500萬元,已於2月9日上網招標,歡迎優質廠商踴躍參與投標,同時預計於3月決標,希望能在6月順利竣工。
文化局長李安妤則表示,一期工程中的公27、28公園在開放後獲得許多民眾迴響,公園內自然生態豐富,目前正規畫在沙池旁增設手動式汲水井,呼應東興圳水環境特色並增加遊戲趣味,也將廣納民眾意見,營造四季不同景色,即將開放的綠41還有種植過去客家聚落常見的果樹,並設有體驗農園,將提供興隆國小作為師生食農教育示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