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6°C
24°C
地區
簡慧珍 / 報導
2020/ 12/ 25 11:29

綠鬣蜥愛回家 生態團體建議:留得大公在不怕沒蜥抓

綠鬣蜥「小時了了,大尾成災」,被遺養野外自行大量繁殖,嚴重破壞台灣農業,變成全民公敵,家住中部的「吳小珍」一家四口致力移除有害外來種綠鬣蜥,4天前到彰化縣二林溪「獵龍」,創下單日破百移除量;彰化縣政府相當感謝,彰化縣野鳥學會建議政府建立專業獵人制度,培訓和發給津貼,移除有害外來種生物。

 

「吳小珍」一家四口南征北討,到綠鬣蜥出沒的地方,使用彈弓打下被稱作「酷斯拉」的綠鬣蜥,一面移除一面拍攝的影片上傳,影片上傳Youtube,網友留言「這是很好的家庭休閒活動」「台灣唯一可提倡的打獵活動,除害還能戶外踏青」「影片好療育」,更多網友想請「吳小珍」傳授彈弓例無虛發的絕技。

 

吳小珍自述二林溪打獵收穫,「又是一個全家移除綠鬣蜥,單日/白天~創新紀錄的節奏!」陸續捕獲再隨機掩埋幼體,以免單次大量掩埋造成土地負擔而產生二次公害,總計當日移除幼體60至70隻,亞成體、成體41隻,「號稱破百移除」。

 

二林溪是彰化縣綠鬣蜥的大本營,彰化縣政府委託彰化縣野鳥學會觀測和移除,今年目擊487隻次,野鳥學會使用釣魚法加活套的方式,實際捕捉288隻,「吳小珍」一家四口單日捕捉數量破百,縣政府很感謝他們熱心為彰化縣除害,彰化縣野鳥學會說「需要向獵龍高手學習。」

 

彰化縣野鳥學會理事長謝孟霖說,移除過程最重要的是不驚擾綠鬣蜥,以免驚逃造成到處擴散,而且公綠鬣蜥成熟發情,會冒險站在非常容易被看見的平台,等待母蜥上門交配,屏東縣出現公綠鬣蜥大膽亮相,展現美麗顏色,就是吸引母蜥交配的方式。

 

謝孟霖和彰化縣野鳥學會會員觀測過程中發現緣鬣蜥有回家習慣,除非容納不下才擴散,否則會集中在某一區位的巢穴,如果發現公蜥,千萬不要見獵心喜直接捕捉,而是在不驚擾的情形下先捕捉周邊被吸引前來等待交配的母蜥,母蜥捉得差不多再抓伸展台上的公綠鬣蜥。

 

「吳小珍」一家四口響應政策移除有害外來種,用彈弓打下綠鬣蜥,隨機掩埋,彰化縣野鳥學會認為就地撲殺不飼養的作法很正確,希望民眾若抓到綠鬣蜥,一律人道處理,不要飼養,因為幼體特別是公蜥比較會變色,看起來可愛,吃素好像很溫和,長大露出本性,感到被威脅時會出現攻擊行為,對飼主和環境都不是好事。

影/昇恆昌攜手桃園在地「大賀米」 打造國門永續餐飲影/等史博館個展等了八十年 98歲李再鈐仍持續創作影/五一勞工上街頭 民團提七大訴求影/周二高溫上看36度 周三變天轉涼「全台有雨」LOUIS VUITTON 把Zendaya變巨型女神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