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陳其邁施政報告書封面 百年高雄市徽成視覺焦點
高雄市長陳其邁就任後首度到高雄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施政報告書封面一個特殊的的符號,引起不小討論,受訪時他表示,這是漢字的「百」,是高雄市最早的市徽,經由巧思設計呈現,希望能呼應高雄市走過百年歲月的歷史。
陳其邁施政報告書有別以往,除封面以綠色呈現政黨屬性,還加入一個特殊符號。受訪時他說,這個符號是漢字的百」,原是1929年高雄市最早的市徽,日文發音為「打狗」,這個符號請設計師經過巧思設計,也呼應高雄歷經100年的的歷史,進而了解過去這段百年過程,整個高雄的名詞由來。
高雄市文化局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市長施政報告封面的特殊設計,代表市長陳其就任後對於城市歷史的重視,陳市長除在9月1日高雄一百年當天請各局處恢復辦理「高雄一百」紀念活動,也請文化局研擬高雄一百的主要視覺。
文化局表示,相關創意源自副市長史哲與文化局的共同發想,大家從歷史元素出發,啟動了設計與研究。期許「高雄一百」視覺系統,能讓大家了解高雄名稱的誕生,了解高雄建市的歷程,展現高雄是現代化的工業大城、移民城市的代表、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縮影、高雄轉型改造的反省等意涵。
文化局並表示,高雄早在日治昭和4年(1929年)2月,曾辦理高雄市徽(市の紋章)的投稿與票選,最後由住台南明治町(現成功路一帶)的川本五虎先生獲選。設計的圖紋上半部是取自高雄片假名的「タ」,讀音為 Ta,而下半部則是「カ」,讀音為Ka。「タ」加上「カ」讀音為Ta-Ka,跟舊名打狗(Ta-Kao)非常相近。而這也是為目前發現的日治時期市徽中,唯一一枚使用上下疊合文字排列的。上下組合的重錘圖形。粗黑筆直的線條展現簡潔大器的力道。
為這次高雄一百系列活動,文化局與設計師從日治時期的市徽出發,著眼高雄的歷史,結合「百」字字型,輔以圓形設計,發展出高雄一百的主要視覺。不論直式或橫式的識別組合形式,都能一眼感受的「高雄一百」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