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殘枝果實廢材大變身!林試所「紙香皂」勤洗手帶著走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國人仍須隨時做好個人衛生,以及身心靈療癒。農委會林試所推出「防疫三撇步」,透過紙香皂、森林芬多精監控,以及精油包覆微膠囊技術等三技術,讓民眾把森林帶回家,兼顧防疫以及身心療癒。
林試所木材纖維組組長何振隆表示,紙香皂民眾可方便隨身攜帶,疫情期間隨時隨地洗手,且一般香皂添加的是香精,林試所推出的紙香皂,採用木竹剩餘資材,分別來自埔里以及國內製材廠所剩餘的下腳料;精油萃取製作只取殘枝葉片和果實廢料所萃取的精油,不需砍樹。
他表示,紙肥皂是木材纖維製成的,添加台灣杉葉片及山胡椒果實萃取的兩種精油,經過實驗發現,都具有天然抗菌功用,尤其山胡椒果實還有抗發炎的功能;結合台灣原生植物精油的,民眾隨時可進行芳療、也能隨時洗手防疫。
林試所副所長吳孟玲表示,台北市光每年修剪行道樹,每年要耗費上千萬元,透過這技術,能將這些修剪的枝條,化作個人清潔、防疫利器紙肥皂。每年可運用平地造林所修剪下的林業剩餘資材約300公噸,創造林業循環經濟約1200萬元新產值。
此外,林試所也鼓勵民眾走出戶外,蓮華池森療步道為國內唯一全日監測與季節變化量測芬多精的森林療癒基地,民眾可了解當自己漫步森林間,究竟呼吸了甚麼成分?蓮華池研究中心構建自動化芬多精成分動態變化監測平台,同時搭配正負離子偵測儀,監測不同季節林間揮發物的種類與負離子濃度,可提供民眾進行森林旅遊的科學數據參考。
林試所表示,芬多精成分主要為Limonene(檸檬烯)與Linalool(芳樟醇)。其中,檸檬烯具有抗焦慮與安定感受功能,而芳樟醇有減低壓力及放鬆的效用。哪裡芬多精較多,未來可發展成即時資訊軟體服務,監測平台技術也計劃將運用在福山植物園林區。
不想出門喜歡宅在家也無妨,林試所研發精油微膠囊技術,把森林的天然精油包覆起來,成為時空膠囊,膠囊香氛可以維持三個月;若做成微型膠囊,可留置於風景明信片、做成香氛紙、香氛月曆等文創產品,現已經有三家廠商技轉,估計產值可達2000萬以上;民眾只需要輕搓香氛紙,就能讓紅檜、山胡椒、檸檬安、花梨木等天然香氛隨時圍繞,身心靈放鬆,有助防疫期間維持療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