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腦中住「ET怪人」地磨兒國小學童們創作失智症繪本
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四年甲班22名學童藉由老幼共學課程,4年來,每月到鄰近三地門日照中心與VUVU(排灣族祖孫統稱)互動跨代共學,從陌生到陪伴,歷時2年,創作「記憶藏寶盒」、「超人奶奶」兩本繪本,累積46幅圖畫。「超人奶奶」描繪失智的爺爺腦袋住「 ET怪人」,最後學習與「ET怪人」和平共處,繪本童趣又饒富教育意義,繪本預計7月下旬出版,學童們的畫作在屏基一樓門診藝廊展出到10月。
屏東基督教醫院指出,屏東縣地形狹長,偏鄉面積占全縣一半,交通不便及人口老化情形嚴重,資訊與照顧知能落差,容易將失智症早期徵兆誤認正常老化,偏鄉高齡失智症盛行率是都會區2倍。
地磨兒國小四年甲班22名學童,4年來每月兩次老幼共學課程,學童們從陌生、害怕到學會與長輩們相處。導師羅宜婷說,創作繪本契機,發現學童們對照顧失能、失智長輩不太熟悉,為讓學童們認識失智症、以及失智症照護,展開繪本創作,歷時2年,畫出46幅圖畫,出版兩本「記憶藏寶盒」、「超人奶奶」。
「記憶藏寶盒」、「超人奶奶」,兩本繪本是首創原住民排灣族失智症繪本,「記憶藏寶盒」融入原住民族元素,VUVU的藏寶盒裝著寶物琉璃珠、獵刀、鼻笛等,但隨著失智症發作,藏寶盒寶物消失,孫子跟著長輩一起尋找寶物,雖然VUVU將寶物的故事忘記了,孫子告訴VUVU「我會幫您記住美好故事,繼續傳承…」。
羅宜婷說,「超人奶奶」以照顧者的角度奶奶與孫子的視角描述,失智症的爺爺腦袋住「ET怪人」控制爺爺思想,讓爺爺忘記事情,奶奶與孫子從一開始想要打敗「ET怪人」到後來學會如何和平共處,詼諧又童趣。
屏基三地村失智友善專案計畫護理師莊玉美說,老幼互動過程是課堂上學不到的,豐富VUVU心靈,學生也從VUVU身上培養同理心,學習照顧關懷他人的方法。
坊間關於失智症的兒童繪本,多為翻譯或以非原住民文化為主軸,師生們在屏基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募款專案贊助,歷時2年,今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