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玲 / 報導
2020/ 05/ 14 15:30

全台最大單一姓氏聚落 台南江家古厝90年最大規模修復

台南市楠西區的鹿陶洋江家聚落全台最大單一姓氏、也是台南市唯一的「聚落建築群」文化資產,2016年的0206地震造成聚落14戶民宅受損,其中列入歷史建築江家宗祠受損較嚴重,也預計年底完工,市長黃偉哲今天前往視察,對江家古厝建築之美及聚落文資保存修護的用心,表示肯定。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0206地震總共造成台南有43處古蹟歷史建築受損,災損規模與嚴重程度遠甚於其他縣市。在市府的全力搶修下,迄今已完成41處修復,僅餘國定古蹟台南孔子廟及歷史建築鹿陶洋江家宗祠等2處將於今秋完成修復。

 

其中,江家宗祠受損嚴重,出現包括拜亭柱體開裂,公廳、神明廳及祖祠堂之屋面瓦片滑動及壁體裂縫、神明廳脊頂之剪黏損壞等問題,修復重點為結構補強、粉刷工程、屋面修復及彩繪剪黏修復等工項。

 

因地處偏遠,歷經多次招標,由陳修新建築師進行修復設計,設計期間並為防止雨水滲入建築內部,加大損壞程度,2016年並先完成「保護棚架工程」。主要修復工程於2017年底啟動,修復金額為1350萬元,由明聖營造有限公司承攬施工;預計今年5月底完成祖祠堂修復、6月底完成公廳修復、10月底前完成神明廳修復等全部工程。

 

文化局表示,從江家聚落建築配置,可以清楚看出宗族族人對傳統家庭倫常的重視。宗祠位處聚落中軸線,往外慢慢拓展,祖訓並規定「聚落內的建築不得超過祖祠堂的高度」,因此宗祠建築的作工,可說是整個江家聚落建築中最為講究、精細者。

 

依據碑文記載,目前宗祠的最早修建年代為1906年,1930年(昭和5年)因原有的祖祠堂與茅草屋不堪使用而翻修,今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建築格局也在當時形成雛型。後期修建宗祠主要以時代的轉變和破損修繕為主要目的,2010年甲仙地震時進行部分結構補強,這次修復工程可說是近90年來最大規模的修繕。

 

文化局指出,江家古厝復建工程自設計至工程發包,皆由文資處輔導江家修繕代表人自主辦理。在設計期間,經現場整體詳細調查後發現損壞情形較預測嚴重,經代表人協調統合族人之意見,決定修繕優先原則及聚落住民在施工時之配合機制,實為私有文資保存管理維護的表率。

影/統籌分配稅款不公 新北藍議員邀綠議員一起爭取影/陳其邁嗆遷都高雄 侯友宜:遷都跟財劃法無關影/3月大就被發現罹患腦麻 賴欣儀加倍努力成奪金國手影/嘉義市長盃全國健美錦標賽登場 300選手展現力與美彰化縣青少年管弦樂團前進維也納 台灣民謠快閃街頭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