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C
18°C
地區
黃晴雯 / 報導
2020/ 03/ 08 14:31

影/開心農場種出地方創生 長輩、學生共創循環經濟

嘉義縣中埔鄉灣潭社區中有塊「松鶴菜園」取自台語的諧音「尚好」,由當地居民陳春吟無償出借社區使用,在灣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順忠規劃下,菜園成為村庄內長輩的情感交流場所,大家只要有空便前來菜園幫忙,堅持不灑化學農藥,長輩們還會在夜晚帶著手電筒前來抓菜蟲。

 

由社區長輩共同維護的「松鶴菜園」,種植的作物除供應社區內老人食堂食用外,更以便宜實惠價格,透過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學生黃語晨與6名來自不同科系的夥伴組成「菜一起」團隊,以臉書社團「灣潭松鶴菜店仔」作為販售平台,供學生喊單後,在學校附近定點「面交」,販售新鮮蔬果。

 

69歲的呂陳淑興奮笑說,自己常在菜園裡忙到路燈都亮了,才發現天黑了,用心種植的蔬果,賣給「小朋友」不用賣太貴,多為10元起跳,大家吃得健康、開心就好。

 

陳春吟說,種植的部分蔬菜由黃語晨每週從民雄特地騎機車前來社區載回去賣,賺到的錢則作為下一次買菜籽、肥料的經費,藉此創造循環經濟。

 

黃語晨說,1年多前因系上老師陳毓璟的計畫,前來協助輔導灣潭社區成立老人共餐據點並協助開闢社區農場,因此與社區中的長輩們結下緣分,她發現長輩們為想了解學生們都喜歡吃什麼菜,也開始學習使用臉書,練習打字、留言回覆,就是為了與學生互動,感謝學生的支持。

 

「希望透過蔬菜,將不同世代串連。」黃語晨談起團隊的初衷,她也在昨天首次舉辦採樹葡萄的農事體驗,邀請了10多位校內外朋友一起來到菜園,與長輩近距離互動,未來團隊也期待以社會企業模式,開拓更多的據點協助其它社區販售蔬菜。

 

65歲的陳春霞被社區居民們稱為菜園裡的「守護神」,種植的蔬果長得又大又好,她說,種菜就像是照顧自己的孩子,沒事就會巡看看他們長多大了,菜園是與朋友聯繫情感的地方,在菜園中大家總是不藏私的分享美食,關心彼此生活近況,充滿笑聲的菜園,成了名符其實的「開心農場」。

東螺溪北斗渡船頭與埤頭木棉花道 環境優化預計明年完工影/「鮮奶週報」試營運暖身 同學開心取用鮮奶大甲媽遶境新港盃開打 和尚PK黑衣人?警方了解中影/新北工業會理事長陳正剛:關稅直接衝擊新北4千多家廠商直擊/女足賽事取消…民代:足協不該讓賽事成本由場地方吸收
討論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