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何定照
/ 報導
2017/
01/
23
13:08
傷荷包又傷環境 「快時尚」的美麗與哀愁

快時尚成趨勢。圖/本報資料照
台灣青壯族一年買衣服可蓋3座101,主因是衝動購物,近年全球崛起的「快時尚」可說是背後最大「推手」。根據時裝業統計,全球快時尚代表品牌之一中H&M進軍台灣不到兩年,就開了11家店,還又開全亞洲最大店;日本快時尚GU也將台灣視為擴展海外市場的跳板,10家海外店就有7家在台灣。
時裝業統計,台灣可說是快時尚的樂土,ZARA、H&M、UNIQLO、GAP等各大平價時尚品牌在台幾乎已全員到齊。台灣人對各種快時尚也非常捧場,每有新店開張,總引起排隊人潮,盛況讓其他國家都驚到。
然而快時尚背後付出的是個人荷包和環境代價、社會問題。消費者張小姐指出,快時尚品牌單價低,買起來較不會猶豫,像一件內搭衣200、300元就有,乾脆各色都買齊;時裝專櫃或登山用品行動輒要上萬的羽絨衣,也上千元就能到手,當然一買好幾件。結果最後她一算,便宜單價累積後,仍要近萬元,品質卻不如高單價者。
快時尚造成的環保與勞工問題更無法忽視。前幾年一支國際紀錄片《真正的代價》揭露,一件平價T恤要價僅5美金,看來嘉惠經濟有限者,但製作過程其實耗費眾多水資源、汙染環境、製造垃圾,還同時造成大量廉價勞工問題。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