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管教裁罰系統實施2年 4成2幼教師曾遭濫訴
教育部112年推動「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實施至今兩年。全教總統計,高達4成2的幼教師有過「被無端申訴與調查」的經驗,還有家長不滿孩子圖畫、幼兒濕疹自己抓傷、爬高櫃子被老師制止等等被家長投訴的案例。全教總表示,制度不僅打壞親師關係,各種濫訴也造就教保人員不願意進行管教。
全教總今年2月針對「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的實施狀況進行問卷統計,共回收約1171份,回收問卷當中,有過「被無端申訴與調查」的比率有42%。
根據該份問卷,「親師信任」方面,約8成2教保人員認為造成負面影響、「教育方式」方面約7成的教保人員認為自己變得更消極、「教育品質」方面更有8成的教保人員認為有負面影響,至於「任職意願」方面,約8成的教保人員表示留任意願變低。
全教總今天於記者會現場公布5則讓幼教老師感覺瞎爆的投訴案件,全教總幼委會副主委陳韻如表示,內容包括:孩子圖畫畫得太差、家長投訴老師沒有認真教學,還有孩子濕疹抓傷老師也被投訴,另有幼兒爬上櫃子,幼教老師因覺得危險因此阻止,也被家長投訴。
除了上訴的各種濫訴之外,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表示,整個調查環境衍伸對於幼教專業的不尊重、對教保人員的惡意扭曲,甚至是連基本安全照顧的權限都沒有,還有民粹掛帥的官僚作風,都是讓教保人員不願意持續投入的原因 。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教育部制定的「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已經造成親師信任關係逐漸瓦解,家長的過度干預與頻繁投訴使教師無法專注於教育本質,導致教育品質下降,並讓教育現場充滿壓力與矛盾。
侯俊良表示,不僅加劇了教師流失的問題,對教育體系的長期發展也構成威脅。現行裁罰系統過於偏向家長,忽略教師權益,使教育現場處於對立狀態,無助於解決核心問題,反而加深了教育的不公平性。
全教總說,根據教育部資料,近3年職前培育平均每年取得教師證者約700人,實際進入職場約500人,每年取得教保員資格者約4200人,實際進入職場約2000人。等同有快接近一半的教保人員在取得相關資格後不願意留任,教保人員人力荒可謂雪上加霜,未來將不是沒有幼兒園可以念,而是沒有教保人員願意照顧幼兒。
侯俊良表示,教育部應該要在當前的幼兒輔導管教辦法與通報機制當中,擬定相對應能保護正常教保人員的規定與機制,才可能在這波幼教逃亡潮當中,留住一些人才。否則,照目前這樣的趨勢發展,不單純只是幼托現場的人力荒,更會使整個幼教的親師關係與教育品質逐漸惡化,最終幼兒園將不再是教育場域,而是法律場所。
立委柯志恩、伍麗華出席記者會,柯志恩表示,應該要有溝通管道,而非現在家長只要一投訴,相關單位就立刻啟動調查機制,結果變成雙方對立、互相指責。這樣的氛圍對學生和孩子來說,真的不是好事。
侯俊良表示,校園中正在發生的「親師信任危機」形成惡性循環,會導致教學現場出現消極的應對態度。而更嚴重的是,最終受到傷害的是學生,影響的是學生的受教權。教育部接下來這一年應該將此列為的重點工作,找回親師之間的合作與信任感,讓教學品質逐步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