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超 / 報導
2025/ 05/ 12 07:40

高雄地下道成視線殺手 行人權益反受損 議員怒斥諷刺

高雄市建國路與輔仁路口的四座人行地下道自2019年封閉,民眾反映,地下道封閉後,入口站體仍佔用人行道,影響通行並阻礙視線,甚至還被堆放雜物,應儘早拆除。議員說,原先為行人設置的設施,反而損害行人權益,十分諷刺。工務局說,地下道尚未達使用年限,計劃在今年7月1日期滿後拆除,並強調拆除需經評估及地方共識。

 

建國路與輔仁路口有4座人行地下道,原設計於1970年代,旨在便利學童通行。但隨著使用率逐年下降,地下道逐漸成為遊民聚集的場所,甚至雨季時經常積水,成為登革熱的潛在孳生源,衍生治安與衛生上的疑慮,2019年底被工務局封閉。

 

目前這些地下道的入口均被鐵皮封閉,常常堆放雜物,造成周邊環境髒亂不堪。侯姓女子說,這些不再使用的地下道入口站體佔用人行道空間,「蠻浪費」,拆除後人行道將會變得更加平整,行走起來更加方便。

 

鐘姓男子說,人行道多了地下道設施的實體建築物,不僅有礙觀瞻,還會擋住視線,增添行人的風險,「一定要拆除」。

 

市議員許采蓁說,建國路、輔仁路口4座人行地下道入口站體大量壓縮人行道空間,原先為行人設置的設施,反而損害行人權益,顯得十分諷刺。市府應盡快將未使用的地下道站體拆除,重新會勘調整行人及車輛動線。

 

市議員張博洋認為,隨意堆放廢棄物是人民公德心的問題,與地下道封閉與否無關,應分開看待;設施成為人行道障礙物並且增加轉彎死角就有拆除的必要,「不可能什麼廢棄設施拆除,都要等使用年限」,應優先考量地方使用需求以及是否造成公共危險。

 

工務局說,建國路與輔仁路口的地下道自建造以來,已經有超過40年的歷史。2019年因為使用需求已經消失,當地里長、學校及相關機關的會勘後,決定封閉,依規定必須等到7月1日使用年限期滿後,才能啟動拆除程序。

 

目前高雄尚有人行地下道數量9座,其中有2座已封閉,包括中正國小與三民國小的地下道。工務局強調,地下道一般需達使用年限,經評估及達成地方共識才會依程序報廢拆除。

讀書不碰3C產品!彰化國中會考縣排第二 她就近升高中台中男衝撞執勤員警遭壓制 友人叫囂「執法過當」也遭逮獅山步道峭壁300公斤櫸木搖搖易墜 攀樹師團隊移除解危空拍/高雄大樹山坡地砍樹蓋光電場 居民擔憂土石流威脅60歲婦人肛門流血以為痔瘡!竟已罹直腸癌轉移肝 腹部佈滿腫瘤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