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斌 / 報導
2025/ 02/ 11 17:34

雲林「蕃薯寮媽」傳統元宵射火馬 14日媽祖夜巡精彩登場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村順天宮「蕃薯寮媽」擁有雲林獨特的元宵「射火馬」百年習俗,今年適逢恢復射火馬10周年,廟方將擴大舉辦火馬文化傳習,並把當地特有的「面桶炮」擴大全村施放,同時把該廟300多年的鎮廟之寶「大印版」及第一代火馬首度亮相,歡迎前往參觀。

 

水林鄉順天宮「蕃薯寮媽元宵夜巡」沿傳300多年,迄今仍保留「射火馬」、「面桶炮」、「祈大龜」等傳統民俗,別具特色,已在2022年登錄為縣定民俗。

 

廟方主委洪明發表示,元宵夜巡明天起駕遶境番薯、山腳等地的田庄和聚落長達3天,重頭戲則在本月14日最後一天夜巡,將有精彩的「射火馬」儀式,今年延聘藝師以約3個月打造完成3座高達3公尺的「火馬」,當晚「射火馬」的同時也搭配煙火秀,全村總動員熱鬧滾滾。

 

洪明發說,「射火馬」又稱「謝火馬」,可追溯到清嘉慶年間,地方瘟疫肆虐,民間透過宗教祈求神明送走瘟疫,火馬是以竹子與紙編製而成的「紙紮馬」,腹部與底座置放大批沖天炮,施放前先謝神再移至廟埕點燃沖天炮,儀式結束,火馬一併火化,象徵驅災解厄及酬謝神恩,是順天宮特有的元宵科儀風俗。

 

射火馬1965至2015年間曾失傳近半世紀,10年前恢復,是地方宗教盛事,洪明發說,除射火馬,施放「面桶炮」也是當地元宵迎神的一項特色,即把鞭炮放在鐵製臉盆再置於神轎底一次施放,為重現過去熱鬧景象,今年全村300多戶一起施放,此外也有890台斤「博大龜」儀式。

 

廟方顧問紀明欣指出,廟方收藏諸多珍貴古物,包括道光年間的符印、石爐等已完成修護,連同廟方留存的早期火馬也將首度亮相,在廟的文物館展至4月30日,同時也延請師傅教導火馬工藝製作,讓這項獨特的民俗文化得以傳承,今年元宵更精彩,歡迎大家來拜「蕃薯媽」慶元宵。

影/世界第一互動式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開箱影/土庫商工獲教育部通過 創設雲林第1個高職AI實驗班AI導入多國語言學習 佛大與科技業合作打造國際化學習環境影/拒絕升學主義 學生團體呼籲停止公布升學榜單影/傳國中生遭"餵毒"猝死 台南市府揭尿篩結果"陰性"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