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卉軒 / 報導
2024/ 06/ 04 09:28

四成二企業執行接班計畫中比例創高 平均34歲開始栽培

每年5、6月,是股東會召開高峰期,許多企業也順勢加快「董監改選」的換血腳步,掀起「高層交棒風」。根據 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對於「企業接班人」計劃,目前公司的進度是:41.6%是「有計畫,且目前正在執行中」;27.2%為「從未執行過,但已有計畫」;22.3%是「從未執行過,也沒有計畫」;8.9%為「曾經執行過,但目前沒有」。因此合計有68.8%的企業,屬於「有」接班人計畫,比例更破紀錄。

 

假如曾經執行過或正在執行中,對於「企業接班人」計劃,選擇哪種「交棒方式」?此次調查顯示:有54.9%屬於「專業經理人:傳賢不傳子」,比例高於去年的52.7%;代表其餘45.1%屬於「創辦人或大股東的後代、親戚、配偶:傳子不傳賢」。

 

同時接班人「開始培養」的年紀,平均落在33.7歲,略早於去年的34歲;而且其中甚至有33%的企業,是選在「30歲(含)以下」。

 

只是若想要順利完成「企業領導階層」的交棒與接班,公司方面覺得「最主要的難題」,在可複選狀況下,主要依序為:「交棒者與接班者兩者經營理念一致或分歧」(63.7%)、「交棒者是否完全釋出權力給接班者」(47.8%)、「交棒者與接班者兩者領導風格相同或迥異」(39.9%),以及「基層員工對接班者地位的認同度」(38.6%)、「交棒者憂心能接班的人選太少」(27.8%)。

 

其他「交棒與接班」的難題,又還有:「企業組織是否因此劇烈變動」(26.7%)、「大股東對接班者地位的認同度」(25.3%)、「接班者是否要有股權實質影響力」(23.1%),以及「中高階主管對接班者地位的認同度」(17.8%)、「大客戶對接班者地位的認同度」(16.4%)。

 

對於企業執行長(CEO),「企業方面」覺得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是:「能帶領員工團隊合作」(42.8%)、「高度執行力」(36.8%)、「應變能力強」(33.6%),以及「具個人領導魅力」(32.2%)、「能不斷學習」(28.3%)。

 

其餘資方看重的「CEO特質」,又還有:「對事業有熱情」(26.9%)、「具創新力」(25.8%)、「能果斷下決策」(24.7%),以及「懂得成本管控」(23.5%)、「願意聆聽其他人意見」(22%)。

 

相形之下,「上班族方面」覺得CEO應該具備的特質,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能帶領員工團隊合作」(44.6%)、「願意聆聽其他人意見」(43.7%)、「願意適時放下身段」(40.1%),以及「能果斷下決策」(39.2%)、「應變能力強」(38.4%)。

 

其他勞方看重的CEO特質,則還有:「具個人領導魅力」(37.5%)、「重視誠信」(33.2%)、「高度執行力」(32.3%),以及「具反省能力」(30.3%)、「能不斷學習」(29.4%)。

 

對於企業CEO,需不需要訂出「自己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此次調查則顯示,認為「需要」自訂的:資方有85.7%贊成;勞方有98.6%贊成。

 

假如需要訂出「KPI」,CEO的薪資高低,應不應該與KPI表現掛勾,調查也發現,「贊成應該」兩者掛勾的:資方比例為92.6%;勞方比例為93.1%。

 

觀察上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相較於國外興盛的接班文化,台灣因為以中小企業為主,家族事業比例高,組織雖然扁平化,但是創辦人經常身兼數職,可能較無暇去深思或落實接班人計劃。同時在台灣業界,「所有權」和「經營權」兩者之間,是否要明確分離,看法相當分歧,哪種模式較佳仍有爭議。

 

例如由企業創辦人的後代,維持「大股東」主政;還是對外尋求專業的高階經理人,或者由內部資深員工升任,擔任「經營舵手」;或是以上兩種模式並行,採「雙CEO共治」方式;甚至是「大股東」和「專業經理人」一起組成「多人決策委員會」。

 

楊宗斌進一步指出,社會結構轉向高齡化、少子化,結果「董總字輩」拚到快退休,有的卻自認能安心交棒的人選少;有的則是遇到第二代、第三代,對自家

陳其宏:佳世達集團2024年醫療產業總收入將突破300億元工研生醫25周年慶 攜手佳世達擴大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AI 浪潮帶動台廠 PCB 商機 工研院 IEK 這樣說抗通膨! 95%大學生計畫暑期打工 創十年新高影/彭金隆:金管會不是要整治誰 是希望金融市場安定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