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照明衝擊環境 暗空協會指1作法減少光害提高照明效率
過去農民會在夜間使用燈照延長產季,後改用紫光LED燈取代高壓鈉燈,來降低夜間燈照對環境的衝擊。但暗空協會指出,不間斷的照燈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建議燈具加上燈罩,落實「暗天不暗地」作法,不僅可減少光害,也能提高照明效率。
暗空協會會長林正修指出,目前照燈來增加產量的蔬果包含彰化火龍果、埔里皎白筍及台東釋迦,過去農業部補助農民照燈增加產量,卻忽視光害問題,隨著2050淨零政策及永續環境意識抬頭,光害對環計所造成的外部問題需被重視,並加以立法進行管制。
林正修表示,透過特定光線頻譜能幫助蔬果短時間內快速成長,從一年2收增至4至5收,雖對經濟有益,但環境卻面臨更大負擔,周遭動植物及昆蟲無法夜晚休養生息,昆蟲的趨光性會讓牠們潮光源靠近,蛾類無法進行正常繁殖交配、植物生長周期被迫改變,過量的光線讓距離好幾公里遠的地方都被溢散的輝光影響。
今年3月起與彰化二林果農合作,嘗試加裝燈罩,初期用塑膠碗罩在燈泡上,但發現雨水會流入減少燈具使用期限,加上塑膠碗並不環保,不符合淨零目標,8月測試後發現,使用鋁製燈罩的照度可從180 lux將至40 lux,還能避免雨水損害燈具,並讓光源直接照射不溢散,不僅降低光汙染環境,也落實「暗天不暗地」作法,提高照明效率。
林正修說,雖不鼓勵照燈,但可協助果農循序漸進減少照燈對環境的負擔,為實際觀察鋁製燈罩的使用效果,從9月中秋時節起,將在彰化二林果能的田地裝設50盞燈照並進行1年的測試;由於還在測試階段,因此燈具只能手工製作,無法量產,製造成本不含人力約30元,若測試結果良好,盼未來可量產且能申請中央補助。
除了農業光害,道路光害也可改善。林正修指出,過亮的路燈照明也會影響周邊短日作物的問題,為此,協會在彰化二林香田里執行路燈角度調整,針對香田國小旁儒林路上的路燈,將原本120度角的燈架換成90度角的A架,不僅減少向上的溢光、對動植物的侵害,也能避免影響短日照的作物。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相互依存,國際大力推動里山倡議,就是希望透過環境生態保育為農產品增加產值,除里山倡議外,未來還要面對淨零碳排目標,而照明的能源使用是一個關鍵問題,如何提高農業照明效率、減省農民電費支出、減少光害與生態環境影響,認為農業部應關注此問題,參考民間研究成果,並盡速推動高效照明設備的補助政策,為農業生產及環境保護尋求雙贏局面。
林正修表示,針對台灣光害問題,希望環境部提升光汙染為院頒行政命令,指導各部會控制光害蔓延,另外,農業部也應制定農業照明準則,將外部環境成本納入評估,從嚴審查各類照明補助,並輔導農民慎用照明,鼓勵加裝燈罩,並新增「無光害蔬果」標籤。
環境部表示,針對光害防治指引檢討,預計年底會再提出;在指引部分,由於實際使用上涉及許多部會,包含交通部(公路路燈)、農業部(作物照明)、內政部(廣告招牌)等須專業考慮,因此須由目的主管機關來訂定相關規範。
農業部表示,針對燈罩調節對農民的經濟是否有顯著成長;改良燈具在結構、距離、燈罩、光度部分也需討論,另外,也會在研究如何輔導農民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達到更省電及降低環境衝擊的方式;能源局說,會針對照明效率來努力,至於電費補助部分,是納入縣市政府節電輔導經費中,未來若要申請須提出光害防治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