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陳學梅
/ 報導
2022/
11/
22
14:51
醫起走巴/手抖頻率不同!醫師鷹眼揪巴金森病
去年滿六十五歲從中華電信退休的涂先生,還記得三年前與同事一起工作,被提醒手抖得嚴重,當時不以為意,只覺得是肌肉處於專注、緊張之下導致,恰巧,本身也患有糖尿病,有天到新陳代謝科回診時,醫師注意到異狀,這才轉介到神經內科治療。
顫動是巴金森病的一項特色症狀,卻也讓民眾容易與動作障礙疾病中常因家族史、基因造成的原發性顫抖症搞混。李杰勳點出,巴金森病的顫抖又以食指、大拇指較為明顯,頻率較低而緩慢,有點像是搓藥丸的動作,並合併肢體僵硬、動作緩慢的狀況,反觀,原發性顫抖症是維持一個動作時才會發生,其他肢體動作皆正常...
基隆舊火車站華麗變身 智崴「元宇宙實境體驗館」開幕影/長榮航空台北-克拉克開航 孫嘉明:看好轉機商機影/趕不二坊蛋黃酥漲價前搶購 人龍排了約50公尺影/憂再生能源推動遲緩 環團呼籲檢討用電大戶條款影/進口蛋哪裡買?各店上架時間、地點、價格一次看
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