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成人肥胖創新高 王英偉:應從幼兒就要注意
成人肥胖創新高,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5至2018),結果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1%,其中男性為55.7%、女性為38.7%,較過往三次調查相比,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均呈現增加的趨勢。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今在新版孕婦手冊上路記者會後受訪表示,體重過重及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而現在如外送方便,民眾包括食物攝取、運動型態等改變,也影響肥胖程度;此外,長輩覺得嬰兒越胖越好的觀點也須改變,肥胖問題應從幼兒時期就要注意。會以各場域全面合作、建構健康資訊環境等來改善、推動肥胖防治。
依衛福部公布之體位定義,18歲以上成人區分為四種體位,以BMI值來說分別是過輕 (BMI小於18.5)、正常 (18.5至24)、過重 (24至27),及肥胖 (大於27)。
王英偉說,造成肥胖的主因,除遺傳外,主要為熱量攝取高於熱量消耗,其他影響因素包括:飲食、身體活動、生活型態、社會環境因素等。依近年國健署健康年報來看,民眾的平均體重是有增加,不過進一步檢視後發現,40歲後的增加率是平穩的,在18歲到20幾歲年輕人間增加速率較快,所以國健署未來在營造健康城市及健康促進策略上要重新訂定,如從不同場域裡像是醫院、大專校院、職場、社區裡來接觸民眾,做不同健康建議模式。
王英偉說,肥胖的原因很多,目前全世界趨勢肥胖比率都是增加,但有些健康促進較好的國家,是不會讓民眾肥胖增加率上升太多;以目前的全球行動計畫,也設定2025年實現 「遏止肥胖上升趨勢」,學齡兒童青少年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不上升。故怎樣去從職場裡增進員工健康促進,如改變環境、增加活動空間,或從飲食習慣下手,選擇相對健康食材等;另外像壓力也會使民眾大量增加食物攝取,也會影響肥胖。
王英偉也呼籲,對肥胖的掌握應從嬰兒開始,因阿公阿嬤都會覺得嬰兒越胖越好,肥胖會影響慢性疾病,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都跟肥胖有關,應透過衛教讓公嬤爸媽知道這並非健康趨勢。